儒家资讯列表
-
《周礼·春官·大宗伯》译文
-
大宗伯的职责,是掌管建立王国对于天神、人鬼、地神的祭祀之礼,以辅佐王建立和安定天下各国。用吉礼祭祀天下各国的人鬼、天神和地神。用禋祀来祭祀昊天上帝,用实柴来祭祀日、月、星、辰,用槱燎来祭祀司中、司命、风师、雨师。
-
作者:seo | 时间:2022-05-25 11:22:32
-
《周礼·春官·大宗伯》原文
-
《周礼》是儒家经典,西周时期的著名政治家、思想家、文学家、军事家周公旦所著,今从其思想内容分析,则说明儒家思想发展到战国后期,融合道、法、阴阳等家思想,与春秋孔子时思想发生极大变化。《周礼》所涉及之内容极为丰富。大至天下九州,天文历象;小至沟洫道路,草木虫鱼。凡邦国建制,政法文教,礼乐兵刑,赋税度支,膳食衣饰,寝庙车马,农商医卜,工艺制作,各种名物、典章、制度,无所不包。堪称为上古文化史之宝库。
-
作者:seo | 时间:2022-05-25 11:17:00
-
君子不失足于人,不失色于人,不失口于人
-
对人不要说不该说的活,也不要作不该作的事。事情的成败得失,很多时候取决于说话之人能否在适当的场合说出适当的话。
-
作者:seo | 时间:2022-05-07 14:31:18
-
孟子力宣孔门儒学圣道,却被误解为好辩
-
孟子在《离娄上篇》说:“天下溺,援之以道。”处在战国七雄割据,诸侯为了私欲,发动战争,使得社会混乱,民不聊生,加上各种学流的横行,百家齐鸣各争一席之地,愈使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,犹如天下的百姓沉溺于苦海之中,因而孟子眼看道德沉沦,内心感到万分忧虑,于是提倡孔门圣道,用以拯救当时的社会,使百姓能够出离苦海。
-
作者:seo | 时间:2022-04-12 18:19:45
-
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什么?
-
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爱,它的特点是重精神,轻物质;重道德,轻技能;重理论,轻实践。儒家注重的是大方向,重视的是精神生活的充实和丰富,关心的是健全人格的培养和正确人生观的建立,即教导人成为正人君子。
-
作者:seo | 时间:2022-03-08 17:19:06
-
儒家思想的发展脉络
-
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的主干,自孔子确立以来,迄今两千多年,一直被看作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主要代表和集大成者。从先秦到清代,儒学先后形成四种理论形态。
-
作者:seo | 时间:2022-02-15 15:28:26
-
二十四悌图说:拾椹供亲
-
故事原文
蔡顺少年孤,事母孝。岁荒,粮食不足,顺日拾桑椹(shèn),以异器盛之。邻人见而问之。顺曰:“黑者味甘,以供母;赤者味酸,以自食。”邻人悯④其孝,以白米牛蹄赠之。
-
作者:seo | 时间:2022-02-14 10:41:44
-
儒家修身五道
-
修身,即修养身心。儒家讲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,修身,是为了完善自己,为了家国天下。修身是一切的根本。关于儒家的修身之道,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。
-
作者:seo | 时间:2022-02-11 15:40:49
-
二十四悌图说:戏彩娱亲
-
周老莱子,至孝,奉二亲,极其甘脆,行年七十,言不称老。常着五色斑斓之衣,为婴儿戏于亲侧。又尝取水上堂,诈跌卧地,作婴儿啼,以娱亲意。
-
作者:seo | 时间:2022-01-26 15:28:43
-
二十四悌图说:弃官寻母
-
《弃官寻母》讲述了宋代的孝子朱寿昌(字康叔,宋天长同仁乡秦栏人)的孝行,此为《二十四孝》中的第二十三则故事。他是流传甚广的古代“二十四孝”中的一位。
-
作者:seo | 时间:2022-01-25 10:24:42
